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点石成金,俄罗斯石油全面民主化

来源:石油钻采工艺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4-1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远方青木 公众号ID:YFqingmu “壳牌”公司是全球第二大石油公司,英国和荷兰合资企业,欧洲的油气巨无霸。 这家石油公司在以前理所当然的和油气大国俄罗斯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远方青木

公众号ID:YFqingmu

“壳牌”公司是全球第二大石油公司,英国和荷兰合资企业,欧洲的油气巨无霸。

这家石油公司在以前理所当然的和油气大国俄罗斯有着密切的合作,但是在最近欧美的反俄浪潮中,也冲锋在前。

3月8日,壳牌宣布将分阶段退出俄罗斯所有油气业务,同时立即停止所有俄罗斯石油的现货采购。

到4月7日,壳牌说自己因退出俄罗斯而减记40~50亿美元资产,损失惨重。

看起来好像是一个非常激进的反俄大将,没想到刚一个月就撑不住了。美国彭博社在4月9日突然爆料,说从知情者处获得信息,欧洲壳牌公司偷偷购买大量俄罗斯的石油,然后把这些石油运到拉脱维亚。随后,壳牌公司将来源于其他国家的“民主油”和俄罗斯的石油混合,把这种调和油中民主油的比例控制在50.01%以上。然后,一款产地是拉脱维亚的新石油就诞生了。因为俄罗斯石油的占比为49.99%,不超过一半,所以这种新石油依然属于民主油,不违反制裁令,可以供欧洲人民使用。要不是上了新闻,我都不相信现在这个社会还有这种骚操作。向俄罗斯石油里灌上一半其他国家的油,然后这就不是俄罗斯石油了?就成了可以进口的民主油?

我头一次知道拉脱维亚的原油产量能有这么高,这和阳澄湖洗澡蟹有啥区别。另外,如果一桶石油里只要有一半多一点不属于俄罗斯,那整桶油都不算俄罗斯的。我们是不是可以继续这个动作,把它和另一桶俄罗斯油混在一起,这样2桶油就都变成民主油了,然后反复迭代。理论上说,一船俄罗斯石油里只要加入一滴民主油,根据算法,这一滴民主油很快会变成2滴民主油,然后是4滴,8滴,最后把整船俄罗斯油全部变成符合欧盟标准的民主油。因为制裁令而廉价出售的俄罗斯油,壳牌公司滴上一滴民主油后,价格能立刻大涨。这简直就是点石成金的神术啊。我觉得吧,有可能壳牌公司连这一滴油都没加过,直接在拉脱维亚贴个条就转换了俄罗斯油的性质,因为压根就没人会去测这批石油的成分。这两桶油几乎一样,你说哪桶油是民主的,哪桶油是邪恶的?欧洲壳牌公司的这种做法近乎于耍无赖,属于恶意逃避欧盟制裁规则。怎么确定一批石油的成分其实很简单,美国早就有一滴血原则。当初美国蓄养黑奴后,很多黑白混血儿诞生,这些混血儿算黑奴还是白人曾引起了美国大讨论。一半白人血统一半黑人血统的算黑奴,这个能接受的人不少。但如果连续2代混血,有3/4白人血统,这还能算黑奴吗?当时这样的人数量相当多。最后,美国定下了一滴血原则,就是只要具有1/32的黑人血统,那就算黑奴,只有纯种白人才是高贵的,黑人基因都是污染物,含量高于1/32就没有资格获得人权。按这个规则计算,一个黑人想靠投靠白人改变身份,需要连续6代和纯种白人混血,然后才能让后代获得人权,摆脱奴隶身份。按这个老规则,一批石油里俄罗斯油超过1/32就可以整体认定为非民主油,欧洲不能用。还有一个原则也可以参考,就是美国的技术制裁令。只要是使用美国零部件和技术的比例超过20%,那就整体算美国货,就不能向华为出口。按这个原则,一批石油里俄罗斯油超过20%就可以整体认定为非民主油,欧洲不能用。不管是哪种原则,都比壳牌的50%比例要低得多,而且现在根本就没人去审核壳牌到底是按什么比例混的,也无法核定,搞不好壳牌真的就混了一滴民主油。这里有一桶油,你告诉我里面哪些烃分子是俄罗斯的?这种混合比例的认定,其实完全取决于美国自己的想法,他想定多少比例就定多少比例,说1%就算违规那也行。谁拳头大谁有理,这就是美国的做事原则。虽然无法确定具体的混合比例,但可以通过查实开往拉脱维亚的俄罗斯油轮运输量来计算比例,想收拾壳牌公司不要太简单。但是我们可以发现,美国没有这么做。首先,曝光此事的是美国彭博社,这说明美国方面,至少是美国的舆论界对欧洲壳牌这种偷偷买俄罗斯油的行为是很不满的,否则不会曝光。另外,在彭博社曝光此事后,欧洲舆论界保持了诡异的沉默,大家打个哈哈,随手报道一下就过去了,并没有积极跟进,欧洲各国政府也保持沉默,没有一个情绪激烈的跳出来指责壳牌公司。整个欧洲都有默认壳牌公司所作所为的意思,这就让美国不好下手整治壳牌,不至于为了这点事让欧洲盟友过于寒心。为什么欧洲要默认壳牌公司在那里用一滴民主油点石成金?因为油价涨的太高了。我曾经说过,如果世界上短缺10%的粮食,那粮价会涨到10%的人饿死为止。2019年,俄罗斯的石油出口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2.1%,如果真全部断掉,那我们就可以欣赏一次油价大暴涨,涨到有10%的人因为油价太贵自愿放弃能源为止。涨到100美元?你想象力太贫乏了,我看300美元起步,1000美元也不是没可能。实际上,俄罗斯的石油大部分出口根本就没受影响,中国和印度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在购买,实际出口萎缩量连全球2%都没有,而且其他产油国还在尽量提升产能,委内瑞拉的石油美国也开始买了。综合算下来,我觉得其他石油最少也提升了1%吧,甚至提升2%也不是没可能。换句话说就是全球石油供应只少了1%,甚至可能一点都没少,就是因为战争预期不太好了而已。就这,油价直线暴涨到100美元以上,带来了全球大通胀。要是真把俄罗斯的那12%全球石油出口量给完全堵在国内,油价不知道会涨到什么程度。先不说俄罗斯是不是损失很大,欧美自己受得了?收入不涨,通胀8%,这再持续下去国家出乱子是分分钟的事情。欧洲已经受不了了,所以对于把石油运进欧洲的壳牌公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美国不希望这么做,但自己也难受,也不好过于逼迫欧洲盟友,于是也只能表达下不满的情绪,但并没有严厉惩罚壳牌公司。欧洲确实太惨了,失血过多过快,得缓一缓。

文章来源:《石油钻采工艺》 网址: http://www.syzcgybjb.cn/zonghexinwen/2022/0414/1037.html



上一篇:结构性供应不足加剧 石油、天然气、煤炭涨势依
下一篇:超声波技术处理含油污泥

石油钻采工艺投稿 | 石油钻采工艺编辑部| 石油钻采工艺版面费 | 石油钻采工艺论文发表 | 石油钻采工艺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石油钻采工艺》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13080528278(微信同号) 投稿邮箱:kf@400qikan.com